河南省盛华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 2025-10-17
定期维护计划是地铁龙门吊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、延长服役寿命的核心支撑,其核心围绕 “周期分级、部件聚焦、场景适配” 构建,在管片吊运、装配式构件吊装等场景中,通过标准化流程与***作业,实现设备隐患的深度排查与源头治理。当前行业已依据《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》(TSG Q5001-2009)及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》,形成覆盖 “月度 - 季度 - 年度” 的全周期维护模式,成为设备安全运行的刚性保障。
维护体系以 “周期分级、责任闭环” 为核心,明确执行规范与责任边界。周期划分严格遵循行业标准:月度维护侧重基础保养与功能核查,季度维护聚焦系统性能检测,年度维护实施全面深度检修,使用单位可根据作业强度与环境恶劣程度加密频次。责任划分实行 “分层负责” 机制:月度维护由操作员与设备管理员协同实施,季度维护由项目技术组主导,年度维护需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执行,武汉地铁 2 号线明确要求每级维护需形成签字确认的纸质记录,存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。执行流程衔接作业间隙,露天作业设备利用施工间歇开展维护,隧道内设备则***匹配 “天窗期”,避免影响施工进度。
核心维护内容按周期梯度深化,聚焦关键部件与系统性能。月度维护以 “润滑、清洁、功能校验” 为重点:青岛地铁 160 吨龙门吊每月对滑轮组、减速机进行润滑保养,滑轮组需注满专用润滑脂至轻微溢出,减速机则按季节加注不同型号齿轮油 —— 冬季用 80W-90 型号,夏季换为 85W-90 型号,同时清洁电缆卷筒与滑触线,检查制动片磨损情况。季度维护强化 “系统检测与部件调整”:深圳地铁 16 号线铺轨龙门吊每季度开展电气系统绝缘测试,用摇表检测控制回路绝缘电阻,确保不低于 0.5 兆欧;对金属结构焊缝进行目视检查,重点查看支腿与主梁连接处有无裂纹,发现锈蚀及时除锈补漆。年度维护实施 “全面排查与性能核验”:济南地铁 45 吨管片吊每年进行金属结构无损检测,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查焊缝内部缺陷;对起升机构开展载荷试验,模拟 110% 额定载荷起升 1 米,持续 3 分钟验证结构稳定性,同时更换老化的超载保护器传感器与制动摩擦片。
场景化适配策略针对环境差异优化维护重点,提升***性。沿海高湿环境强化防腐维护:青岛地铁沿海标段龙门吊每季度增加钢结构防腐处理,用砂纸打磨锈蚀部位后涂刷环氧底漆与面漆,接地体涂刷防腐涂料,避免海水盐分加速腐蚀。隧道狭小空间侧重电气与轨道维护:成都地铁隧道龙门吊每季度清理轨道积尘与油污,调整大车行走轮轮缘间隙,防止轨道偏差导致卡滞;对通讯线缆加装防磨套管,测试杂散电流对电气系统的影响。露天高架场景加码防风与防雷维护:昆明地铁高架段龙门吊每季度检查夹轨器制动性能与缆风绳张力,紧固避雷针与引下线连接螺栓,确保接地电阻稳定在 10 欧姆以内。
落地管控机制以 “记录追溯、验收核验、问题闭环” 为抓手,确保计划刚性执行。记录管理实行 “一机一档”:青岛地铁为每台龙门吊建立电子维护档案,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部件、耗材、检测数据,保存期限不低于设备使用年限,与日常点检记录形成联动追溯链。验收核验实行 “三级把关”:操作员自查、管理员复核、第三方抽检,济南地铁年度维护后需出具检测报告,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恢复作业。问题处置形成闭环:中铁建南珠中城际项目建立维护隐患库,将减速机异响、钢丝绳磨损超标等典型问题纳入清单,明确整改时限与复查标准,曾因润滑不当导致的设备卡滞问题,整改后优化为 “润滑周期可视化提醒” 机制,彻底消除同类隐患。
当前施工已形成清晰的维护管控逻辑:根据设备吨位定维护深度,100 吨以上设备年度增加载荷试验;依据环境设维护重点,沿海区域强化防腐,隧道内侧重电气防护;结合运行数据优维护周期,高频作业设备缩短月度维护间隔。这种以标准为基、以场景为导向的维护计划,成为地铁龙门吊长效安全运行的核心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