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盛华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 2025-11-14
造船龙门吊的轨道与基础是设备安全运行的核心承载体系,其设计标准与施工质量直接决定重载吊装的稳定性,关联船体总段合拢、大型构件吊运等关键工序的安全。当前行业已形成以载荷适配为核心、环境适配为补充、规范施工为保障的刚性要求体系,通过***的参数控制与场景化设计,构建起设备运行的根基防线。

基础工程的核心要求聚焦承载能力与结构稳定性,需实现 “吨位适配、地质匹配”。承载设计上,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不低于 C30,抗渗等级需达 P6 以应对船坞潮湿环境,地基承载力则根据设备吨位分级控制 ——100 吨级龙门吊要求≥180kPa,千吨级设备需提升至 300kPa 以上,且轮压需控制在地基承载力的 80% 以内以预留安全余量。结构形式分为条形基础与倒 T 型基础两类:中小型设备常用宽 0.8-1.5 米、高 0.6-0.8 米的条形基础,沪东中华 1600 吨龙门吊则采用底宽 2 米的倒 T 型扩大基础,通过增加受力面积分散载荷。施工环节需严格执行 “先检测后浇筑” 流程,软弱土层需用级配碎石换填并压实至系数≥0.96,预埋件位置偏差控制在 10mm 以内,浇筑后养护期不少于 14 天。
排水与抗倾覆设计是基础工程的关键补充,尤其适配沿海船厂环境。基础两侧需设置宽≥200mm、深≥150mm 的排水沟,整体按 1%-2.5‰坡度找坡,避免雨水浸泡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。对于台风影响区域,基础外侧需增设 300mm 宽护边结构,双轨道中心距偏差严格控制在 ±5mm 内,防止单侧受力引发倾覆风险。舟山某船厂在 1300 吨龙门吊基础施工中,额外植入深度 2 米的钢筋锚固件与地面连接,进一步增强抗滑移能力。
轨道系统的要求贯穿材质选型、安装精度与防腐处理全环节。材质上需匹配设备载荷等级:100 吨以下设备常用 P43 钢轨,500 吨以上则采用 QU80 及以上型号的起重专用钢轨,确保轨头耐磨性与整体刚性。安装精度实行 “毫米级管控”:轨道水平度误差需<0.1%,垂直度误差<0.2%,2 米范围内平整度偏差不超过 5mm,接头处高低差控制在 1mm 以内以减少运行振动。固定方式采用 M24 以上规格的压板螺栓,间距 600mm 均匀排布,螺栓预埋深度需达 300mm 以保证紧固性。
防腐防护是轨道系统适配造船环境的核心措施,沿海船厂需执行 “三重防护体系”。首先通过喷砂处理达到 Ra25-50μm 的表面粗糙度,随后喷涂锌含量≥80% 的环氧底漆与云母氧化铁中间漆,面层选用耐盐雾的氟碳涂料,干膜总厚度达 200-240μm。轨头区域需预留 30mm 无涂层区,改用铝基防腐脂防护,既避免轮轨摩擦剥离涂层,又能抵御盐雾侵蚀。青岛北海船厂每季度对轨道进行油脂补充与锈蚀检查,将轨道维护周期延长至 15 年以上。
验收与维护的规范化形成闭环管控。基础验收需核查混凝土强度报告与地基承载力检测数据,轨道安装后需进行空载试运行,检查运行平稳性与限位装置有效性。日常维护中,每周需清理轨道杂物与积水,每月检查螺栓紧固状态,每半年测量轨道沉降量,确保偏差始终处于允许范围。某船厂曾因未及时处理轨道接头磨损,导致龙门吊运行振动超标,最终造成舱壁分段吊装偏差,这一案例更凸显规范维护的重要性。
从本质看,轨道与基础的要求逻辑是 “承载适配、环境耐受、精度可控”:通过分级设计满足不同吨位设备需求,借助防腐与排水措施应对特殊环境,依靠精密施工与维护保障运行稳定,这正是造船龙门吊安全作业的根基所在。